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3的文章

[認真幫你問] 日本親子滑雪自由行 Part 2

圖片
上一篇認真幫你問系列,談了滑雪器材到底要租還是要買、若要買去哪買,還有如何選擇滑雪場,這一篇根據我的經驗,在食衣住行等方向,分享帶小小孩滑雪的經驗。 食衣住行該注意啥? 1. 先吃飽比較重要 : 小小孩飲食不像大人有彈性,出門在外,要維持已建立的飲食習慣頗難。滑雪場內的餐廳供應多半的是咖哩、丼飯、義大利麵,披薩炸雞這一類高醣、高熱量食物,完全走吃飽路線,就是要讓大家在冰天雪地裡面快速補充熱量。爸媽們要有心理準備,日常的減醣、低脂、健康五蔬果等要求,只能先忘了吧。 ** 給大人的小秘訣:滑雪時中午用餐 ,建議慢慢吃且吃到不餓就好,避免血糖快速上升覺得疲倦想睡。我初學時,常常在上午好不容易抓到一點腳感,吃完午飯後就失蹤找不回來了,身體腦袋都反應遲鈍,一直到傍晚才會改善,但也差不多快收工了。 2. 零食小點心不可少 : 小孩滑得太累或是鬧脾氣,來點糖分補充熱量或獎勵,非常之好用。平常我們不太給吃的糖果,這時候完全表現出身為糖果的最高價值。這是 22/23 雪季帶我們家這位第一次上滑雪場的5歲小孩,能夠順利滑完 9 天的秘訣,口袋裡請塞一些餅乾糖果,筆記筆記。 3. 一定要保暖,特別是頭及手、腳指頭 : 小孩身體自帶暖爐,常常滑到流汗,但手指頭、腳指頭等肢體末節就比較容易凍僵,特別是鼻子跟臉頰,常常凍得紅通通的。 幫小孩買裝備,投資在保暖性好且用料舒服的帽子、襪子、手套及面罩更重要。 適合孩童使用的保濕乳液、護唇膏也可以 準備一下,天寒地凍又乾燥,嘴唇臉頰等細緻皮膚容易乾裂流血。 若遇到零下 10-20 度這種低溫,暖暖包也可以請出場。使用前,安全須知要讀一下。不用特別從台灣帶過去,日本是暖暖包原產地,各種容量、溫度、使用長度,到處都能買得到。 4. 不管住哪,首選都是日式溫泉飯店 : 到日本滑雪怎能不泡湯?這跟到日本不吃拉麵一樣沒天良。有溫泉的飯店是我們的首選 ; 若有日式房間,那更是優先選。小孩看到有榻榻米可以跑來跑去,沒有不愛的。直接睡在地板上,也不用擔心掉下床。 滑完雪可以去泡湯,繼續消耗小人經歷,小人開心,大人也可放鬆(這時候只生兒子的媽媽如我最開心,男湯女湯分開,小孩跟爸爸去,完全落個耳根清淨。慢慢泡、拉拉筋,輕鬆愜意✌) 小孩鬧脾氣,不想滑了怎麽辦? 只能安慰、鼓勵或威脅利誘輪流出動。 我們家小孩很吃鼓勵跟愛的抱抱,更愛的是糖果以及完成一個目標後的獎勵,像是...

[認真幫你問] 日本親子滑雪自由行 Part 1

圖片
計畫帶小孩第一次到日本自助滑雪嗎?幾個你可能會問的問題: 小孩一下就長大,滑雪器材跟裝備要買,還是租? 這個問題我們也糾結了一下。最實際的解法是先算一下這個雪季你們打算滑幾天,租還是買划算,按一下計算機就知道。 我們在 22/23 雪季總共滑了兩趟,實際滑雪天數 10 天。算一算買裝備還是比較划算,也剛好在網路上找到小孩適用的二手雪靴及雪板,尺寸合適,就馬上入手了。 買比較划算,要去哪裡買滑雪器材及裝備? 小人的雪靴雪板是在網路上買二手,穿戴裝備是在荳荳物語一站搞定,荳荳如傳聞是真的便宜,但我們去年底購買時,不確定是否時隔 3 年疫情,貨屯得久,小人的雪鏡及手套不耐用,第一趟在白馬村就掛點,只好臨時在滑雪場補貨。 除了台灣幾家有名的滑雪器材專賣店,小孩身上穿的裝備,也可以到迪卡儂試試,品質不錯,價格大眾親民。 曾經買過的商店列在👇 給大家參考。 價格從上到下越來越高。走小資路線可到荳荳挖寶 ; 熱愛進口名牌潮流新款不用考慮直接殺去All Ride (不少明星都在那兒買,算是板界潮店)。高豐走中間路線,也有代理國外品牌。迪卡儂如剛剛說的經濟實惠,專攻穿在身上的裝備,喜歡低調務實的朋友可以去看看。 荳荳物語雪衣專賣   迪卡儂 滑雪用品區 高豐運動網 GoFun Sport All Ride  雪上海上陸上衝的板都有賣 我個人最推的,還是在日本網站上訂購後直送飯店,款式最新選擇超多,少了中間被抽一手外加運費關稅,價格自然甜。 不過這一招比較適合已經有裝備、想要汰舊換新,或單純想要再買的朋友。第一次上雪場,還是在台灣先將所有器材裝備都準備好,比較妥當(或者啥都不準備到滑雪場再租也行)。 日本滑雪場這麽多,怎麼挑? 第一次帶小孩滑雪,我會這樣選: 1. 選有 Ski In / Ski Out 飯店的滑雪場 : 在滑雪場內的飯店或度假村通常比較貴,不過下樓就能開滑,小孩累了還可回房間休息再出發,家庭失和的機率大大減低(無價)。需要扛裝備、抱小孩的揹工父母們,也會輕鬆很多。 2. 選交通方便的滑雪場 : 新幹線直直開就能到,最好!像是 越後湯澤車站附近的滑雪場 、 GALA 湯澤 (新幹線車站與纜車站連通)、 輕井澤王子滑雪場 等。這類型滑雪場周邊吃喝玩樂買,通通都有都方便,滑雪場附近也有觀光景點。不只少了舟車勞頓,如果小孩不想滑了或是多天滑雪行程需要中場休...

[認真幫你問] 兒童室內滑雪課程 iSKI

圖片
身為 iSKI 畢業學生家長,回答你可能會問的幾個問題: 1. 要學 ski 還是 snowboard? 身為一個先學 Ski 後來改玩 Snowboard 的家長,我建議未成年小孩,尤其是 3-5 歲幼兒,還是先學 Ski 比較好,一是入門簡單(aka 比較容易帶上滑雪場,對愛玩的爸媽比較輕鬆),二是比較不會摔倒。 雖然 Snowboard 滑起來比較帥,而且只要學會一招落葉飄,膽子大一點,要上紅、藍線也是ok的,只是入門真的比較難、學習過程中不摔更難。 話說如此,在滑雪場也不難看到小小小孩站在小小小板子上滑雪(超可愛的),要先學 Snowboard 也不是不行,只是我心臟比較小顆,希望小孩在受傷機率越低越好的情況下從事戶外活動,所以先讓小孩學 Ski 。 2. 幾歲可以上 iSki 課程? 差不多 4 歲就可以去體驗看看 (我們家小人第一次去上課是 3 歲 10 個月)。主要看小孩意願,再來就是裝備尺寸,腳太小可能沒有鞋子板子可穿。 3. 要學多久才能上滑雪場? 如果是學 Ski,會八字煞車減速,也能上下纜車,上綠線滑行是完全沒問題的。 我們家兒子的經驗是,上完幼兒初階課程,全制動轉彎已得心應手 ; 中階的半制動轉彎(三角形轉彎後併腳平行)就有點卡關。 不過因為有基礎了,上了滑雪場實際開滑,也很快就學會 ; 在更熟悉板子、重心與坡度之後(加上一點 YouTube 影片幫忙)自己領悟平行轉彎,升級成功了。 第一趟在白馬,上紅線會怕 ; 第二趟在富良野,除了黑線,大多路線都 ok,從富良野跨山頭滑到北之峰區也沒問題。 每個人學習速度不同,出國開滑前可以先到小叮噹測試一下。 4. 要花多少錢才能上滑雪場? 室內滑雪課程真的蠻貴的,每個人學習速度不同,要學習到何種程度才要上滑雪場,每個人標準也不同。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,出國的時間很寶貴,時間就是金錢,先在滑雪教室上課,肯定會比到了滑雪場再重頭學習來得有效率。 5. 教練是固定的嗎? 不是,教練是排班上課的。一開始不確定這樣好嗎,感覺固定教練似乎更能掌握小孩狀況,再依據學習進度調整課程等等。這個假設有可能是對的,但我猜最有效的階段,應該還是在幼幼班 1:1 階段。 等進階上到團課,每堂課學員不同、人數不同。教學方式也會調整,是不是固定教練就沒有太大影響。不是固定教練,也有不是固定教練的好處,小孩有時候卡關,換個教練、換個教...

小小孩如何踏出滑雪第一步?iSKI 兒童滑雪課程

圖片
滑雪中毒的父母沒有人想要在山下陪小人堆雪人,加上小人年紀越大越難丟包我們自己跑去滑雪,當年一知道 iSKI 滑雪俱樂部竹北開分店,立馬帶去體驗。 體驗完,小人喜歡,我們就報名了1對1教學的幼幼班。iSKI 學費真的不便宜,BUT,算盤拿出來仔細打一打,比起在日本滑雪場找教練,或是全家機票住宿加上假都請了,到了雪場卻不能玩的捶心肝,這個錢也只能閉上眼睛花下去。 雖然貴,iSKI 教小孩還蠻有一套的。 小人聽不懂術語,於是直滑變成了薯條,三角形煞車化身披薩,當小人習慣了滑雪機速度,可以控制前進後退,教練們就開始用三角錐等道具,跟小孩玩大魚吃小魚或是躲炸彈之類的遊戲,對於一心只想玩的小孩,學習的效果很好。 我們家小人第一次上課時是 3 歲 10 個月,穿最小 16.5 公分的 Ski boots,中間因為疫情暫停了好幾個月。復學上了 8 堂課後,在滑雪機上已經控制自如,全制動轉彎(也就是三角形轉彎)很順暢。 之後續買課程進階到中級,開始學半制動入彎(先將板頭靠在一起,練習抬腳將雙板併攏為平行移動); 中級要求的動作更複雜一點,小人卡關卡得有點久。可能是一知半解,也可能是身體控制力、體力都有限,最後是上了滑雪場,跟在爸爸身後滑行學會的。 等到去年底可以出國,真正踏上滑雪場實戰時約 5 歲半。前後總共上了16 堂課,包括雙板中階 9 堂、初階 7 堂。 你可能會問,上過室內滑雪,真的去滑雪, ok 嗎? 這是個好問題。 小人學了幾個月之後,我們很也很納悶他上了雪場到底行不行啊?深怕還是得陪他在山下堆雪人,特地在出發前幾個月安排一趟小叮噹科學園區的滑雪場試滑,沒想到...,非常無敵之順利地開滑(爸媽開心到要放鞭炮了)。 雖然到了滑雪場,還有很多室內滑雪教不了的像是上下纜車、在邊坡上穿雪板等等,先在室內先上課,熟悉器材,也會基本動作,上了滑雪場,就不用從零學起。 上下纜車是到了滑雪場實戰的第一個關卡。Snowboard 比較難、Ski 簡單很多。不管是 Ski 還是 Snowboard ,只要會抓上下纜車的時機,下平台後站穩、重心放低,眼睛直視前方往前滑,通常就會過關。下纜車會摔,多半是心理障礙,特別是 Snowboard,只要一緊張眼睛看著自己的腳指頭就非常容易跌倒(也是摔會的過來人分享)。 在日本,看見小小孩下上纜車,工作人員多半會協助,像是放慢纜車吊椅速度,有些甚至會幫忙抱...

對滑雪的愛只有越來越濃烈啊啊啊

圖片
2020 年疫情爆發之前,每一年的 8、9 月行事曆上的大事少不了報名下一個雪季的滑板基地團。 之前的每一年都維持著一個雪季起碼兩趟的滑雪之旅,從初學的妙高、愛羅莎到上手後的藏王、白馬及野澤練功團,中間還穿插著自己開團自己滑的安比高原、苗場、Gala、留壽都、韓國的 High1。   還曾瘋狂追雪到南半球澳洲的 Mt. Buller、北美  Lake Thaoh 附近 Squaw Valley。對滑雪這個冬季運動的愛只有越來越濃烈。 家裡小人可以上雪場之後,這項運動帶給我們的樂趣進入一個全新境界。現在沒有辦法跟著滑板基地的指導員練功、衝樹林、學 Ground Trick ; 找雪場、排行程也需要考量小孩的狀況。上了雪場,不是每條線都能衝,多半時間需要陪著小孩慢慢練習(加上隨時隨地要扛裝備扛小孩),不同的挑戰、不同的樂趣,但一樣很好玩。 能跟小孩有共同的興趣、一起運動、一起旅行、一起成長,對我而言,是千金不換的禮物。 去年疫情解封,迫不及待帶 5 歲小人上雪場。先去了一趟輕井澤+白馬滑了4天,再去北海道富良野滑了5天。兩趟下來,小人進步的速度飛快,絕對是我這輩子投資過的各項人事物(包括我自己)報酬率最好的。 轉眼10月了,滑板基地的團都開了。我們 23/24 雪季的行程也安排得差不多了,非常期待冬天的來臨,也要開始訓練體能了。 也是滑雪中毒的朋友及爸媽,今年打算帶小孩到哪裡玩?